|
大庆雨花十年路 幸福食堂十四家——大庆第十四家雨花敬老公益餐厅启动

初冬的龙江大地寒意渐浓,11月1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后心村,一场温情而又隆重的开业仪式让整个村庄沸腾起来。伴随着喜庆的大秧歌、激昂的《歌唱祖国》以及震天的鞭炮声,大庆市第十四家雨花敬老餐厅——后心村快乐驿站敬老家园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以免费午餐为核心的“雨花敬老”公益模式进一步向乡村延伸,为当地留守、独居及有需要的长者提供了一个集助餐敬老、文化娱乐、亲情陪伴于一体的幸福港湾。



开业仪式现场,开场舞《和谐中国》、蒙古族歌曲《下马酒》《卓玛》、志愿者手语舞《奉献一份爱》、颂扬敬老爱老的快板《赞雨花》以及孩子们铿锵有力的诗朗诵《英雄》等环节,展现了社区文化与公益精神的深度融合。


据悉,后心村快乐驿站敬老家园的开业,源于村民包艳丽女士多年来的善举。包艳丽长期为村里老人提供免费餐食和照料,她的家里已经逐渐成为“不散席的敬老食堂”。在大庆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及雨花公益发起人赵亚军等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下,这家敬老食堂从一个人的善举升级扩容,形成了一群人共同托起规范运营的敬老家园。
作为后心村敬老家园的“家长”,包艳丽在开业分享中情真意切地说:“看着村里的老人们有时一个人冷锅冷灶的,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我就想,只要他们愿意来,我的家就是他们的食堂,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老人们饿着。我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做了点儿女该做的事。”她朴实话语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她表示,快乐驿站的升级开业,离不开乡亲们的信任,离不开赵老师、促进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现在好了,咱们有了更大的地方,更好的设备,以后不仅能让大家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还能在这里一起说说话、听听戏,让咱们的晚年生活更热闹、更踏实。我会和村里的志愿者们一起,把‘最愿意干活、最愿意做饭’的干劲儿都使出来,把这个家经营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在农村,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一顿热乎饭、一件干净衣、一句贴心话,可能就是他们最真切的期盼。”发起人赵亚军表示,快乐驿站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模式,努力打造成为解决老人用餐难题,实现邻里互助、文化共学、精神陪伴的综合性平台。

大庆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牛忠义在致辞中回顾了大庆雨花公益十年的发展历程。他介绍,自2015年第一家雨花敬老家园在大庆落地,十年来已发展到十四家,服务老人超过300万人次,其中80%的志愿者本身就是老年人,形成了独特的“银龄互助”模式。他说:“雨花家园不仅是提供免费午餐的场所,更是践行‘孝、悌、忠、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

仪式上,一个庄重的授旗环节尤为引人注目。大庆市已运营的十三家雨花敬老家园的代表挥舞旗帜,共同见证第十四面旗帜庄重授予后心村快乐驿站家长包艳丽,象征着雨花敬老精神的薪火相传与公益版图的进一步扩大。开业仪式前,还举行了缅怀先祖、传承孝道的祭祖仪式。

雨花敬老公益是一个自发的、非营利性的、敬老爱老的互助服务敬老平台。雨花敬老公益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孝文化为根本。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雨花敬老核心理念:老人是宝、人人敬老;养儿为老,敬老为国;敬老者人恒敬之。
在开业庆典前,与会嘉宾以中华古礼的形式庄严地举行了祭祖仪式,缅怀祖圣先贤和为国捐躯的英烈、历代民族英雄们。发起人赵亚军女士作为主祭官宣读祭祖词。
吾辈今日安居乐业,皆仰先人之厚德,承英烈之遗志,逢盛世之中华。今快乐驿站敬老家园,承四方善念,聚众人之心,敬老助老,弘扬孝道。此业之兴,非一日之功:包老师多年躬耕,默默奉献,为长者炊饭洗衣,善行感召乡里;党委政府英明领导,各界爱心力量汇聚,捐资赠物,两个多月勠力同心,方成此善举。家园虽小,乃连根养根之所;一粥一饭,俱是感恩孝亲之践。愿先祖之灵,鉴此诚心,佑家园祥和永续,护长者安康无忧。伏祈圣贤英灵,垂慈护念:佑我家园,人睦事兴,善力绵延;励我同仁,笃行孝道,仁爱相传;庇我长者,身安神悦,福寿绵长;导我后辈,承古圣之训,继雨花之志,使敬老之风遍吹乡野,仁心善行光耀乾坤。愿古圣精神,长照人心向善、助力民族复兴,共赴世界大同。
大庆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牛忠义先生偕大庆14家雨花家长、店长集体诵读《连根养根词》,共同立志:
过去十年,我们走出了坚定而又铿锵的步履。未来十年,我们将传颂更多感人的敬老故事。让“雨花”为大庆这座文明的城市增添暖意。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在黑土地上代代传续!
我们承诺,用温柔与坚韧——
让最美的夕阳红照进心里!
我们誓愿,用孝心与真诚——
书写大庆雨花新的传奇!



撰文、摄影:建军视界
|